二询回复已超三个月,来自长沙市星沙产业基地的顶立科技(874127.NQ)IPO至今未有新进展。
招股书显示,顶立科技前些年的业绩增速较高,但受光伏市场内卷影响,公司近年业绩表现已显疲态,其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备受关注。
此外,在北交所的一再追问下,顶立科技IPO挤出大量水分——募投项目由4个缩减至1个;募资规模由7.04亿下调至3.82亿,缩水近半。
不过,作为“A拆北”的一员,顶立科技的IPO前景依然严峻。
据了解,顶立科技是楚江新材(002171.SZ)控股子公司,此番为楚江新材分拆上市。
事实上,自新“国九条”明确规定“从严监管分拆上市”以来,A股市场一度火爆的分拆潮已然放缓。
项目介绍:
公司简称:顶立科技
公司全称: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IPO进展:二询已回复
展开剩余88%成立时间:2006年5月25日
控股股东:楚江新材为公司控股股东,持股比例66.7189%;姜纯为公司实际控制人,通过楚江新材间接持有66.7189%股份。
主营业务:公司是一家新材料专用装备制造商,专注于航天航空、核工业、兵器和半导体等领域用复合材料、高性能陶瓷材料、精密零部件制造等特种热工装备的研发、生产和服务。
行业地位: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国家级绿色工厂,拥有“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”“湖南省航天航空热工装备工业设计中心”等,建立了“材料工艺与热工装备创新(体验)中心”等创新平台,牵头/参与制定国家、行业标准17项。
募资投向:
业绩表现已显疲态
资料显示,顶立科技由戴煜牵头于2006年创立。
2015年,为实现铜基材料向新材料产业延伸升级,楚江新材以“股份+现金”方式收购了公司前身顶立有限100%股权,戴煜退股,仍担任法定代表人、董事长兼总经理。
2021年,顶立有限进行增资,戴煜向楚江集团借款2700万元增资入股,目前尚未归还本息。截至招股书签署日,戴煜持股5.52%。
2022年,顶立科技筹备上市;2024年12月,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,2025年1月获问询。
意外的是,在冲刺IPO期间,顶立科技的业绩显示出了疲态。
2021年—2023年,顶立科技营收分别为3.22亿元、4.57亿元、6.43亿元;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.87亿元、0.66亿元、1.27亿元。
其中,2022年—2023年,营收增幅分别为41.81%、40.83%;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为-24%、90.71%。
2024年,情况急转直下。上半年,公司营收、净利增幅尚有34.15%、103.91%,但全年营收仅增长1.60%,归母净利润则下降9.49%。
对此,北交所一询要求说明“业绩持续增长的原因、真实性合理性及可持续性”;二询仍追问公司业绩下滑风险。
顶立科技的回复是:截至2025年5月23日,公司在手订单充足,新签合同金额下滑趋势已得到扭转,业绩持续下滑的风险较低。
2025年上半年,顶立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.26亿元,同比增长1.65%;归母净利润0.68亿元,同比增长3.42%。
从数据看,公司业绩确实增长,但仅为个位数。
募资规模缩水近半
有意思的是,在北交所的一再追问下,顶立科技主动减少了募投项目,大幅缩减募资规模。
顶立科技此次IPO原计划募资7.04亿元,用于智能热工装备研发及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(5.62亿元)、金属基3D打印制品及热工装备核心零部件扩产建设项目(6452.98万元)、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(3396.04万元)、补充流动资金(4300万元)。
来源:招股书
对于立足“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”的北交所而言,顶立科技7.04亿的募资额显然胃口不小。
据统计,2024年,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23家,公开发行融资47.91亿元,平均单个企业IPO募资额只有2.08亿元。
关键,顶立科技部分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存疑。
例如,第二个项目为扩产项目,拟新建5条金属基3D打印生产线,形成年产12500件航空零部件产能。
问题是,其金属基3D打印生产线2022年才建成投产,到2024年上半年贡献了当期6.33%的收入。
更直观的是第四个募投项目——募资4300万补充流动资金,这也是最惹人诟病的。
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4年末,顶立科技货币资金6.01亿元;资产负债率33.73%,流动比率2.48。
也就是说,公司财务状况相当健康,现金充足,而且基本没有偿债风险,甚至2023年还派发了3000万现金股利。
手头如此宽裕还募资补流,未免有些说不过去。
一询中,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“募投项目必要性及募资规模合理性”;4月30日二询,公司仍被要求进一步论证发行规模及募投项目的合理性。
来源:顶立科技公告
遭遇北交所连续追问,顶立科技主动挤水分。
5月27日,顶立科技发布调整募投项目的公告,将金属基3D打印制品、研发中心、补流三个项目删除,仅留下智能热工装备项目;募资规模调整至3.82亿元,较原先的7.04亿元缩水约47%。
部分供应商参保人数为0
其实,顶立科技对供应商的选择也有待商榷。
二询显示,部分原材料供应商成立当年即与公司合作,且实缴资本为0元、参保人数较少。
来源:二询回复函
比如,湖南新展不锈钢有限公司、湖南凯文金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、湖南文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、江西良益煦诚液压科技有限公司,四家都是成立当年就与顶立科技合作,实缴资本均为0元,参保人数分别为3人、0人、0人、10人。
2022年—2024年,顶立科技分别向上述四家公司的累计采购金额为2314.8万元、1792.68万元、1439.58万元、986.43万元。
北交所连续两轮拷问,要求公司说明“与规模较小、参保人数较少的原材料供应商合作背景、原因,向相关供应商采购规模与其业务规模、经营能力的匹配性”。
在二询回复中,顶立科技就上述四家公司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逐个说明。
按照问询回复的说法,湖南新展、湖南凯文、湖南文彬等三家公司均为贸易商,江西良益煦诚为高新技术企业,均具备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的经营能力。
顶立科技表示,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,上述供应商已通过公司供应商准入评价流程,上述供应商规模较小、参保人数较少符合其实际经营情况。
好吧,经营能力没问题,但不缴社保正常吗?
湖南凯文成立于2020年,湖南文彬成立于2022年。到了2024年,两家公司员工人数均为3人,参保人数均为0人。
不给员工缴社保,这已经违反了《劳动法》和《社会保险法》。
很明显,顶立科技所谓的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,就算从经营角度出发没有问题,但无视社保缴纳义务,难言合规。
2025年9月1日,全国社保新规正式落地,核心指向“全覆盖、强执行”——无论用工形式,只要存在劳动关系,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 “五险”。社保缴纳义务,已经从传统劳动关系范畴延伸至司法保护领域。
在此背景下,供应商不缴社保会成为顶立科技IPO的绊脚石吗?有待观察。
发布于:湖南省七星配资-查配资炒股-十大合法配资-股票加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