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治理货运车辆遗洒、飘散顽疾,吉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自7月起开展“抛洒滴漏”专项整治行动,通过“源头查控、路面巡查、普法服务”多措并举,实现公路污染动态清零。行动开展首月,全市未发生因货物脱落导致的公路损坏事件,路域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源头治理:拧紧货物装载“安全阀”
压实企业责任。执法队员深入5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,督导落实“三必须”制度。
1.装载高度必须低于车厢挡板;
2.易飘散货物必须全覆盖苫布;
3.出厂车辆必须冲洗轮胎。
展开剩余68%路面严控:织密24小时巡查网
执法支队采取“错峰巡查+联合惩戒”双轨机制。
1.早晚高峰专项巡查。6:00-8:00、17:00-20:00高峰时段加密巡逻频次。
2.强化路警联合执法。查处超限车7台,卸货83.52吨,交巡警罚款0.41万元,驾驶证记12分。
专项行动以来,辖区站、队共开展“抛洒滴漏”专项检查23次,出动执法人员99人次、执法车辆24台次。
普法暖心:让执法更有温度
按照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原则,开展“送法入企”服务。开展了宣传服务,重点督促运输企业与重点源头装载企业遵守货物装载规定,鼓励封闭式运输以防止货物脱落、扬撒。
1.宣传督导并举。重点督促运输企业及货源单位遵守装载规定,推广封闭式运输模式。
2.以服务促实效。发现“抛洒滴漏”等现象时,依法处置,向当事人反馈处理进展,对无法溯源的情况,及时通知公路管养部门进行修复,消除公路隐患。
3.多维普法宣传。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25份,利用LED屏滚动播报标语11条,开展专题普法活动覆盖162人次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七星配资-查配资炒股-十大合法配资-股票加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