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我妈每天早上都在肚子上揉半小时,按得很用力,真的行吗?会不会揉坏?”小王在门诊里有些焦虑。
病历里写着:72岁,便秘多年,常感腹胀,服药间歇效果不稳。
护士把他领到诊室,赵医生看了看老人的舌苔与腹部,笑着说:“揉腹并非完全无用,可也不能把它当成万能良方。来,我跟你们说清楚。”
一、为什么“揉腹”有一定道理,但不能被神化
腹部按摩对皮下组织、腹壁肌肉和浅层血管会产生机械刺激,短时间内能促进局部血流和放松肌肉,这对轻度胀气和习惯性便秘的人有帮助。小型临床研究也指出,适度腹部按摩能缓解主诉的排便困难感。
但肠道的蠕动主要靠平滑肌收缩与肠神经系统调节,是自主的生理活动,不是外力“按一按”就能彻底改变的。
若存在炎症性肠病、肠梗阻、腹壁疝或最近做过腹部手术,手揉可能刺激病变或加重黏连。更要提醒的是,长期依赖揉腹来解决便秘,可能掩盖饮食、生活习惯或内分泌方面的深层问题,错过专业检查与治疗的机会。
二、医生观察:适度揉腹与良好习惯并行时的4种正面改变
“我妈每天揉完肚子确实舒服些,也能通一次大便。”小王听后松了口气。赵医生点头,说到临床观察中,合理揉腹配合生活调整时,常见四种好转:
1)排便通畅感上升。轻柔顺时针按摩沿结肠走向,可帮助软化粪便滞留感,促使粪块向肛门方向推进。
2)腹胀感减轻。揉触带来的温热和压力变化能促成肠内气体移动,短期内缓解胀满。
3)腹部肌肉放松。长期静坐或焦虑会引起腹部肌肉紧张,按摩能松弛肌肉与筋膜,间接改善消化体验。
4)局部血流改善。按摩促使浅层微循环流量上升,帮助黏膜代谢废物的清除,对黏膜修复有温和帮助。
这些改善并非人人都有,也不是立竿见影。
它们更依赖个体差异、揉法是否得当、与饮食与活动习惯是否配合。赵医生强调,按摩应以轻柔为主,顺时针方向沿结肠走向,单次控制在5—10分钟内,感到疼痛就停手。
三、医生提醒:肠道真正喜欢的4件事
赵医生拿起笔,在病历上写下四条建议,让二老记着做:
一条,膳食纤维与水分要同时跟上。
饮食里要有可溶性与不溶性纤维并重,比如燕麦、苹果、豆类与全谷物、绿叶菜。纤维需要水来蓬松,建议每日饮水量在1500—2000毫升左右,特别是晨起先喝一小杯温水,能软化夜间干燥的粪便。
研究显示,社区中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在10%到30%之间,饮食调整是最基础的一环。
二条,常规运动与活动不可少。
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活动,如快走、太极或游泳,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,还能改善核心肌群力量。久坐期间每隔一小时起身走动,简单的腹式呼吸或轻微腰腹扭动对肠道来说是一种温和刺激。
三条,建立固定的排便习惯。
肠道有作息性,早饭后半小时是天然的排便窗口。不必急于成功,保持放松的姿势,双脚垫高形成接近蹲位的角度,往往更易通便。
若几日无便,应先调整饮食和活动,而不是长期依赖泻药,长期使用泻药会让结肠对刺激敏感性改变。
四条,情绪与睡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。
肠—脑轴说明情绪与肠道状态密切相关。睡眠七小时左右,夜间是黏膜修复的关键时段。压力过大或长时间情绪低落会抑制肠蠕动。尝试每晚放松练习、散步或听轻音乐,让身心处于更平稳状态。
后来,赵医生又说了一句家常话:“揉腹像是给肠道盖的一床薄被,但真正保暖的是平日里的饭、睡、动与心情。”小王和老人互相看了看,点点头。
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故事情节纯属虚构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。
七星配资-查配资炒股-十大合法配资-股票加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