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上海美术馆(中华艺术宫)向公众开放的“城市·花园——2025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师生作品展”,以笔墨为纽带,串联城市与自然,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融汇传统意蕴与时代活力的花鸟画艺术视觉享受。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23家高等艺术院校的师生力作,特邀十位艺术家呈现精品之外,展览还特别设立了“新海派花鸟画艺术展”特展区,精选展出王个簃、江寒汀、张大壮等八位海派名家的十幅馆藏精品,为观众搭建起一条从传统经典通向当代创新的清晰艺术线索。
毛冬华作品《帘·竹》
作为上海美术学院践行“新海派”艺术理念的重要实践,展览紧扣“城市”与“花园”的主题,聚焦花鸟画在当代都市语境下的创新探索。展览作品从城市的文化肌理中汲取灵感,既传承传统笔墨精髓,也大胆捕捉都市窗台、街角园林中的自然意趣,试图打破传统花鸟画与现代生活的边界。
以上海美术学院毛冬华作品《帘·竹》为例,画面中,竹影透过细密的“帘”状线条若隐若现,墨色的浓淡层次与线条的秩序感交织,既保留了竹子挺拔空灵的传统意象,又借由“帘”的视觉符号营造出朦胧且富有现代感的画面氛围。作者打破常规,于虚实之间传递出竹子的清雅气韵,同时赋予作品“隔帘观竹”的诗意情境,是对传统竹题材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新表达。
来自天津美术学院霍岩的《松涛竹韵》则书写了绘事“寓兴于草木” 的古典神韵,以骨法用笔写苍松遒劲、修竹疏秀,墨色渍染层次蕴藉,松针、竹枝勾勒精谨灵动。
张铨作品《秋猎》
传统花鸟作品中,中国美术学院的张铨作品《秋猎》以水墨营造秋林禽戏之境,枯树虬枝以苍劲线条勾勒,墨色层次浑融;禽鸟动态鲜活,羽毛质感借墨渍染得灵动自然。笔墨苍润空濛,既承传统花鸟“写生传真” 之法,又以虚实章法传递秋意里的生命意趣。
霍岩作品《松涛竹韵》
写意花鸟的鲜活意趣之作也颇有看点,中央美术学院谢青作品《花黄露冷·霜降》以明快清新的设色绘出霜降时节的花卉植物与枝叶间的小松鼠,笔致洒脱灵动,色彩晕染与线条勾勒相互呼应。虽然已是清冷的季节,但花朵的娇妍形态与小松鼠的鲜活情态相融,营造出生机盎然的画面。
展览现场
本次展览由上海美术学院、上海美术馆、上海中国画院、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,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承办,并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等机构的学术支持。展览不仅为全国艺术院校提供了重要的教学与创作交流平台,更旨在推动中国花鸟画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,让观众于钢筋水泥的都市中,感受传统笔墨所营造出的那片诗意“城市绿洲”。
七星配资-查配资炒股-十大合法配资-股票加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